时间:2022-04-21 15:31:06来源:文都考研 阅读量:1203次
2022年考研*线公布了,太卷了,这是目前历年来*分数线上涨最大的一年,往年上涨都是5分,今年不止突破了10分,甚至有的还突破了15分,要是刚和*线贴边儿,基本就应该可以准备二战了,调剂的希望很渺茫。
调剂说实话是给那些高分儿没有进去复试同学准备的,有些同学说说有些机构有渠道帮忙调剂,这里大家要注意参加复试的考生的成绩是要公示的,别人的高分你贴着*线是不可能调剂进复试的。
那如何尽早的知道自己能不能进复试呢?现在很多学校都已经公布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分数段,每个分数段都有人数统计,大家回去看看自己报考的学校公布了没有呢?
结合招生人数查看自己的分数排名大概就能知道自己能不能进复试了,比如这个专业招10个人,你分数排名20,那基本就是一首凉凉送给自己了,你学会了吗?
2022年全国考研分数线重磅出炉,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今年共有457万人报考,录取人数仅为110.7万,录取率24.2%,换言之,另外的340多万考研人将落榜。
今年你上岸了吗?聚焦考研的话题,我想用三组数据给大家展示目前国内考研的热度与竞争性。
01第一分数涨
不包括西藏、新疆、甘肃、宁夏等十省的A类考生来说,今年各专业的*线中,分数最高的是文学专业,要求367分,分数最低的是军事学要求265分。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的分数线,不是最后录取你目标院校的分数线,和往年相比分数都是统统上涨。其中哲学今年314,去年299,上涨了15分;经济学今年360,去年348,上涨12分;法学提高14分。
教育学今年351很高了,去年337,上涨了14分;在看最高的文学专业,刚说了今年367,去年355,也上涨了12分。总而言之,这组数据表达分数涨。
02第二录取率低
这只是*为各专业设置的统一的分数线,具体录取肯定比这个高。看官方的说法,各招生单位在*分数线的基础上,自主确定并公布本单位各专业考生进入复试的要求。
作为过来人硕士录取的机制是这样子的,比如说某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今年硕士招十个人,但其中推免生也就我们所谓的保研的基本要占掉一半,不管是本校宝还是外校优秀的保过来的。
这样也就只剩下五个名额留给外面的考研生,假如该专业分数线是350分,那就要从本届所有报考本校本专业的分数超过350分的考生中选出大概十个人进入复试。
然后复试又刷掉一半,最后胜出的五个才是真正录取的,所以你的分数达标不能保证就能上岸,至少要高出10到20分,然后面试表现优秀才能过关。
所以这就呼应了我开篇提到的一组数据,报考457万,录取110万,刷人也挺狠的。
03第三人数多
为什么分数涨?为什么录取率低呀?其实核心原因就是报考人数多。我们来看第三组数据,2018年考研人238万,2019年290万,2020年341万,到了2021年377万,而今年457万。
大家注意到没有,今年的涨幅最大,比去年新增了足足80万,具体原因大家也能想到,今年高校毕业生到底有多少呢?从2012到2021这十年间,大学应届毕业生是稳步增长,直接看2021年本科高校毕业生是909万。
这909万的毕业生,考研人数是457万,难道这意味着有一半的应届生都选择考研吗?当然这考研的不一定都是应届生,还有往届的,还有工作了好几年,回头再考的也占一部分,但这部分比例毕竟是小头。
换言之我可以大致的说,应届生报考比例30%-40%是起码的。这让我想起去年我问我表妹,我表妹正在陕西上大学,我说你才大二,怎么就紧张兮兮的准备考研呢?
她说哥你不知道吗?现在来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但凡是好一点的工作,都只要硕士生,我有什么办法,我接着问她,我说你们班考研的大概有多少,她说不说100%,至少88%他熟悉的都在备考。
跟她这么一聊,我就想起自己那会儿,我本科毕业是2008年14年前一个班41个人,要说考研的呀,一个手指头能够数过来,真是今非昔比,在这些数据的背后逻辑,这报考人数的大幅增加必然会导致*分数线的上涨。
同时也推动了目标院校最后复试成绩的水涨船高,否则名额就这么多我怎么选呢?而单看今年总录取人数110万肯定不算少,只是和这报考人数啊457万的庞大数据比起来,就显得好像不够似的。
毕竟另外300多万人要面临就业还是继续考研的二次选择。而这个数据的背后其实就一句话,越是市场行情不好,大家越内卷,越重视提升武器装备来赢得有限的竞争空间,消除焦虑性。
今年如果你或你身边的朋友有考研,他们上岸了吗?祝福大家考研一切顺利。
免费对高考志愿和考研院校进行填报,通过大数据、大分段对各省招生人数、计划及分数进行详尽的了解,欢迎大家留言点评。